说来也怪,我总是不认同当下所处环境的文化或者氛围。就拿现在上的大学的校训来说吧:明德博学,勤奋求实,我一直浅薄的认为这是一句很无聊和肤浅的话语,类似于团结友爱 严肃活泼 之类的空洞口号。
在三年前,还在上中学的时候,校训是:志 勇 严 群 ,以及 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 的培养目标。当时我也是对此嗤之以鼻,不太理解志 勇 严 群的具体意思,更是常常自嘲“就七中实验的学生那样也叫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吗”觉得非常的假大空。
后来忘记是哪位老师在课上讲了校训的内涵:其中 群的含义:亲民众,重友谊,知恩图报,一直给带来了深远的影响。勇:夯基础,强意志,乐观向上,教会了我乐观与坚毅。上了大学,更是常常问自己什么是中国灵魂?我具有中国灵魂吗?怎样才算具有国际竞争力呢?这三个问题催着我去思考和前进。
初中部教学楼内,看了三年的 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也是在高中的时候才明白其深刻含义。科技楼廊桥上毛泽东写的 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水击三千里,我更是至今没有深刻的体会,可能因为我还远未达到那样的境界。
每次去吃饭都会路过未名路,上面展列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代表,“未名”,意值“未来有名”,学校相信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能够成人、成才和成功。“未名”又隐含“莫名”之意,希望走过未名路的人能够谦虚谨慎,淡泊名利。而我当年的梦想之一就是能够在未名路上也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,(还能拿到1000元的奖学金,当然这是题外话了)后来犯了狗屎运竟梦想成真,如愿以偿可却如数学老师所说像流行般仅闪亮一时。是的,当时的我站上了未名路,却没有如“未名”一词那样谦虚谨慎。以至于应了老话“骄傲使人落后”
前几天和好友说到我现在很不喜欢这所大学以及它的氛围,以前和不喜欢的中学现在却怀念。他说都是这样,或许大学毕业之后你就会怀念的大学。
当时我在心里想,怀念什么呢?明德博学,勤奋求实的深层内涵抑或是对我深远的影响,还是各种“创新路”“勤奋道”之类带给我的巨大“启迪”?
或许是我仍然太肤浅罢了。
Awesome https://lc.cx/xjXBQT
Very good https://is.gd/N1ikS2
Good https://is.gd/N1ikS2